多數人因此歸咎于自身意志薄弱。如果告訴你,這不是真正原因,而是你的人生缺少“設計”,你會感到茅塞頓開呢,還是一頭霧水?
日本彩色圖像協(xié)會理事長南云治嘉從事設計工作逾四十年,在設計概論、構思論、色彩論等領域著述頗豐。他曾出過一本跟專業(yè)著作大異其趣的小冊子:《解決100煩惱的100個設計》,開卷即聲明:一般大眾對設計的誤解令自己耿耿于懷。如果一提到設計就像條件反射一樣想到線條簡約的跑車或T臺上的華服,的確有失偏頗。
“不止于視覺性、物理性,應該說,設計的本質就是解決問題”。英文中design的第一義項是“計劃”,以大眾最熟悉的商品設計為例,可視的、漂亮的商品是根據事先制定好的計劃與方法創(chuàng)造、轉換而成的,設計者奉獻的絕不僅僅是商品本身,更重要的是那些無形的工作,即制定計劃、擬定方案、拓展思路的過程。只要問題得到了解決,蘊含在商品中的所有內容都屬于設計。反之,若問題沒有解決,不管肉眼所見的商品外形多么漂亮,也稱不上設計。
由此推論,“設計師”的定義也并非大眾印象中“做出很酷的東西的人”。面對問題、找出原因、收集材料并制定出解決方法,這才是設計師的工作。若沒有解決問題,無論作品看起來有多酷、多炫,都稱不上真正的設計。
這么一來,設計師也就不是少數人專屬的職業(yè)。廚師做料理、醫(yī)生開藥方,因為符合了“解決問題”的定義,均可視作在扮演設計師的角色。而每個人其實天生都具有設計師素質,因為日常生活中無論工作、學習、健康,甚至購物、玩樂都有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,這才是南云治嘉提出“光靠意志力解決不了的煩惱,只要靠設計就好了”的邏輯推理。
設計幾乎可以解決任何問題,但關鍵是像一個真正的設計師那樣思考,也即掌握所謂的“設計思考術”。南云治嘉舉過一個最簡單的例子:如果此時此刻你正處于一種“又疲倦又痛苦”的狀態(tài)中,請試著凝視一張綠葉的圖片十秒鐘……怎么樣?有沒有覺得疲憊感減輕了許多?
這就是設計的力量。顏色本身所具有的意義遠比你想象的要豐富得多。綠色能刺激腦垂體,解除壓力;而紅色能刺激循環(huán)系統(tǒng),促進血液循環(huán);黃色能夠刺激自律神經,讓人開懷。但今時今日,若不是專業(yè)的設計師,根本不會知道這些!
再如本文開頭提到的幾種煩惱。襯衣和領帶搭配不當時,與其糾結于令人眼花繚亂的配色,不如先確定所謂的“印象語言”:想讓人看見什么樣的自己?年輕、時髦還是優(yōu)雅、有格調?而苦于沒有中意的車型,就需要認識到“不完全設計”的意義:無論形式、尺寸還是顏色,都不可能無限制地供人選擇,妥協(xié)才是最好的解決方式,就算沒有未達到理想卻仍能讓你感到滿足的,就是現下最物有所值的車子。選禮物失敗,多數是未能沉下心來循序漸進:設定目的(傳達自己的心意、使對方開心),鎖定目標(對方的喜好、生活水準),決定主題(禮物的顏色、形狀、材質、價格、使用場合、耐久性……越具體越好),最后別忘了科學地進行效果測定。(對方收到禮物是否真的開心?)不懂得欣賞藝術,但也千萬別被所謂評論家的高談闊論嚇退,“設計美學”的本質不外乎感動人心,一定多問問自己:怎樣的作品,曾引發(fā)最多感觸與共鳴?……
臺灣有這樣一本雜志:封面打上“7-11”標識,卻不是這家著名便利店的“店刊”;被譽為值得全套珍藏的當代設計史,卻不是卷帙浩繁的大部頭。這本雜志的編輯部只有13個人外加一只流浪狗,從不加班,晚7點準時下班這就是《ppaper》,其創(chuàng)始人包益民,于李奧貝納、智威湯遜等王牌廣告公司任要職后自行創(chuàng)業(yè),是亞洲最出位、有趣、成功、富有的創(chuàng)意人之一!秔paper》2004年的創(chuàng)刊號卷首便大談設計與生活的一體二面關系,既生動鮮活又要言不煩:
設計不是讓你什么都看不懂,設計是所謂的“生活教戰(zhàn)”。
在日常生活里,諸如你的手表、發(fā)型、外套、湯碗種種再形而下不過的基本款;亦或你鞋柜的顏色、枕頭的大小、褲管的高度、名片的厚薄這些更上層樓的精準細節(jié);再到你和客戶交談的話題、你歷史課的讀書報告、你腦袋中加蓋的儲藏室、你心靈開啟的一扇窗形而上的觀點與想象,都會因巧妙設計而精彩,因缺乏設計而沉淪。
像逛街、購物這些再普通不過的小事一樣,了解行情、思考需求、準備下手,設計從不遙遠、更不困難。你應該參與、認同、分享、執(zhí)行、體驗、擁有,只需借助一些相當簡便易行的做法,卻可以有效地改善生活品質。